揭开巧克力囊肿的甜蜜外壳
巧克力囊肿真正的名字是子宫内膜异位囊肿,属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常见类型。
子宫内膜本来应该规规矩矩的呆在子宫里,但出于各种原因跑到了卵巢。
但子宫内膜虽然搬了家,仍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,在来月经的时候,会在新的地方脱落出血,而反复的出血和粘连,让里面不断囤积陈旧血液,颜色变暗之后成了暗褐色黏糊糊的液体。
之所以叫巧克力囊肿,不是因为巧克力吃多了,而是因为它长得像巧克力酱,才出现了这个俗称。
巧克力囊肿有啥征兆?
巧克力囊肿多发于25-45岁女性,临床上多表现为月经周期改变(也有25%的患者无任何症状),如果出现下面这些症状,建议去医院检查一下,因为可能是患有巧克力囊肿。
月经异常
患上巧克力囊肿的一大主要症状是月经异常,大约有15%~30%患者有月经量增多、经期延长或不规则出血的情况出现。
痛经
主要表现为继发性疼痛、进行性疼痛,且疼痛多发于下腹部、腰骶部和盆腔中部,时间持续长,可能持续整个月经期以及月经前后的几天 。
同房疼痛
卵巢巧克力囊肿会导致子宫肌肉收缩,每当同房的时候,肚子会有较明显的痛感可能还伴有点状出血。
不孕
巧囊属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病理改变,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不孕率高达40%。
巧囊应该如何预防?
叮咚,有一则Tips~
睿德迩Tips
尽量避免多次人流或刮宫;
直系亲属中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女性建议进行检查预防;
如果痛经是初潮之后又出现的,且愈发严重,最好去医院做检查;
经期避免剧烈的活动,如游泳、跳水、舞蹈等,有可能促使经血倒流,而引起子宫内膜异位症。
那患上巧囊就等于被打上了不孕的烙印啊!
你听我解释啊!巧克力囊肿≠不孕!
巧囊患者需要先通过B超检查确定囊肿大小。如果囊肿较小,不超过3-4cm,可以先行观察,在医生指导下尽快怀孕,因为怀孕本身对卵巢巧克力囊肿有治疗作用。
如果是借助试管婴儿技术助孕,则需要结合患者自身的具体情况来制定治疗方案。
至于在面对巧克力囊肿时,是“先治疗还是先试管”,则需要根据检查结果视情况而定,患者只需要做到“遵医嘱、多配合”,相信好孕一定会如约而至!